“你要按你所想的去生活,否則,你遲早會按你生活的去想”。
這,是海外版的世外桃源。耄耋的老人會在充滿陽光的玻璃瓶里插滿鮮花;迎著朝陽的金發(fā)女郎熱情的向路邊的行人微笑;綿延的公路蜿蜒而下的大巴走在綠意盎然的田野;滿目是遍野的金色向日葵,整齊的向著卡斯托尼的艷陽......這一切,像極了心中的那座寧靜祥和的世外桃源。恬靜悠閑的天空,在從容而飽含欣喜的裹挾下,游躺在感官的震顫與靈魂的重生中,時間的文明、靈魂的安息和大地的包容一如過往云煙,沉醉不知歸路。
電影中的卡斯托尼,美的讓人窒息,看這樣的電影需要美酒來緩和視野的擁擠。倒一杯【海域干紅葡萄酒】,抿一口,舌尖味蕾的跳躍恰好與影片中四處蔓延的葡萄園交接,夕陽灑落后的葡萄,在口中爆開,整個世界蘊育著洌滟的氣息。想著勃朗寧夫人與情人私奔到此時,說的那句話:“這里的空氣似乎能穿透你的心扉”。它也穿透了我的心扉,那份靈魂深處安逸的眷戀,在此停港靠岸。這是卡斯托尼下的艷陽天,被上帝親吻過的天堂。
卡斯托尼艷陽下造就了世人眼中的卡斯托尼。那位剛離婚的美國女作家法蘭西斯,將一座沉睡了三百年的古城喚醒,也脫落了一世的人云亦云,追求自我的生活。尖銳敏感的評論家連岳喜歡說“你要按你所想的去生活,否則,你遲早會按你生活的去想”。想來,我們大多是活在后者的困頓里。強迫自己習以為常生活的壓力,在不給力的追求中慢慢忘卻心中的那座城堡,當灰色霧紗遮住天邊那絲陽光,驚恐的世界末日已將人性打壓。生活的情調(diào),早被自己的各種幻想、各種強求打磨,只剩下遙不可及的烏托邦影像。
影片中,有一個畫面讓我印象深刻。在一塊綠色坡地上,突出幾幢粉紅色的小房屋。坡下,是漫山遍野的紅色花朵,它們靜靜的,不動生色的,將這個世界打磨成紅色海洋。山坡、天空、風,都成了紅色。深呼吸一下,紅色迅速暈染你全身,像個穿著紅色嫁衣的新娘在山坡上眺望迎娶的丈夫。在這些炫目的紅下面,忽而發(fā)現(xiàn)隱藏著一簇簇的綠,打破了這個紅色籠罩的世界。是上帝格外眷戀的孩子吧,在生命的沉寂中跳出生命的僵硬,一如雨后的那一支支嫩芽,生命的氣息躍然紙上。我忽然想起了葡萄酒。一顆葡萄在經(jīng)歷了一系列的磨難后,才獲得生命的希望。美國作家威廉·楊格曾說:“一串葡萄是美麗、靜止與純潔的,但它只是水果而已;一旦壓榨后,它就變成了一種動物,因為它變成酒以后,就有了動物的生命。”一瓶好酒的價值,在于經(jīng)歷幾番采摘、壓榨、醞釀、發(fā)酵、儲存后釋放的生命活力。人生也一樣,困難、阻礙、挫折.、困頓,會讓我們找到生命的真諦所在。
生命的希望在于自己的尋找。我想,法蘭西斯該感謝這次旅行,在生命的困頓中找到精神的家園。有時候,生活其實很簡單。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并非天方夜譚,與其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恍若隔世的世外桃源,不如放下負擔開始尋找自己心靈的精神港灣。
選一個下午,拋開灰蒙蒙的心情,對著陽光,給自己來一瓶【海域干紅葡萄酒】。在優(yōu)雅誘人的果味中,享受醇厚細膩的美酒芬芳;在味蕾的跳躍中,品鑒自己心中的那座世外桃源......